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美女
查看: 1545|回复: 1

[男左女右] 天才究竟被谁所征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8 14: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天才都历尽痛苦而变得平和。他们对世界和人类的爱给予他们一种奇特的力量,使他们克服更多的艰难险阻,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奇特的力量是这样一种内涵:实现他们心中的目标比遇到的障碍对他们来说更显得重要。痛苦没有转化为压抑之绝望的唯一原因是: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奉献的爱,他们并没有刻意地要从这个世界获得什么,他们只是想我们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些什么?从意识到自己的某种痛苦开始,天才们已经走在实现自己的路上。
  有些天才历尽痛苦而变得偏执。他们对世界和人类的不满让他们极力寻求改变之路。他们的努力遭到了太多的抵制和阻碍。如果仅仅是改变人们的行为,那么事情要容易得多——天才们的目标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可惜这些天才并不是上帝,上帝也没有给天才们这种权力。如果我们转变一下角色思考,会发现其实天才们自视为另一个上帝——当初那个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了人生命并没有赋予人灵魂。他们的任务就是造就人的灵魂。任务的艰巨和达成的不可预知性让天才们充满了痛苦。
  任何想要从世界和人类中获得什么的人都会有痛苦。有些人力图改变世界,他们带着让世界和人类更美好的意愿去思考和付诸实践,这本没有错,遗憾的是他们太想做上帝了——这和想从世界中获得什么没什么两样。在目标与企图之间横亘着上帝造心的欲望,每走一步都有撕心裂肺的痛。想要付出又怕不能获得,愿望的美好对潜抑的欲望的批判和否定,欲望的反抗和不可去除——这一切让他们痛苦和矛盾,于是他们悲观、怀疑、消极而又偏执——尽管他们是天才。
  造人的上帝拥有无上的魔法,让人生让人死让人贫穷或富有。造心的上帝除了“心”一无所有。自己的心和所要造的“心”是这个上帝唯一的资本也是他唯一的骄傲,亦是他摆脱痛苦的唯一切入点。有一个女人宣称她只在乎人的思想,她渴望自由,渴望心与思想的交流。她,一个俄罗斯姑娘,美丽大方又聪明好学。她叫安德列亚斯·莎乐美,俄罗斯一位将军的女儿。
  尼采的陷入不可避免。他所谓的“我绝对不能忍受两年以上的婚姻”摆明了对束缚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莎乐美是如此一个对婚姻持不屑态度的人,高举的自由旗帜也够招摇,何况尼采刚刚解除一段他自认为痛苦的恋情。陷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全身而退。尼采在最开始就犯了决定全局足可致命的错误——他对莎乐美首先表明了欣赏和爱慕。
  很多时候开端就决定了全局。可能这一重要性很多人认识不够,尼采的悲剧就开端于此。虽然即便换一种方式也难免如此收场,但过程却决不一样。一个处处声称需要自由的女人,一个视婚姻关系为虚设的女人,一个所谓个人思想高于一切的女人,她自由、开放的姿态下摆明了这样一种态度和生活逻辑:我所要的只是征服感和支配权。
  即便尼采是天才——可谁说不是因为天才征服才更有成就感。到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一下尼采,我们所谓的思想巨人。尼采反抗婚姻,他的理由是无法忍受其束缚——但实际的原因是他无法处理婚姻内两个人的关系,换句话说他对婚姻不能胜任;如同他鄙视女人同时惧怕女人一样,和女人在一起他无法掌控全局——女人和婚姻是可怕的,这一***间美好关系被扭曲只能证实他本身的虚弱。综观尼采的著作,对上帝死亡的宣布、对强力意志的呼唤无不体现其对本身虚弱补偿的强烈意愿。
  一个人本身的虚弱造成他对外界态度的强硬。自负的尼采首先表述对一个女人的爱——这个女人又试图征服所有男人,他就在这场较量中失去了主动——愈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对方愈是不给,对方愈是不给愈是想得到。
  一场以“爱、欣赏和思想交流”名义进行的战争。
  终于莎乐美大获全胜,尼采差点进了疯人院。有人说这造就了尼采大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只是到现在也不明白,尼采所谓的“你要到女人身边去吗?别忘了带上鞭子”究竟何解。它讽刺了女人的顺从(奴隶)性格?还是在提醒男人们女人有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虚荣心(尼采曾经有过提出和保尔·里共拉一辆车让莎乐美坐在车子上手执鞭子的想法和举动)?
  尼采,不过一个懦弱的又被宠坏的孩子。
  我固执地认为任何一部自传或是回忆录都是不可全信的,作者总是抒发他认同和体现自己目标的东西,忽略或掩饰自己不认同的部分——人的目标操纵他的记忆。
  莎乐美回忆说里尔克给她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她深深依恋于他,我对这种诉说持另一种看法。里尔克结识莎乐美时后者已近中年,三十多岁的年纪让莎乐美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东西,多多少少裁减了一点支配的欲望。里尔克在莎乐美稍微平和的时候与她相恋,本身就减少了针锋相对的危险。另一方面,里尔克也是一个自负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有更多的桀骜不逊和热情,莎乐美再次把自己交付给自己的欲望,而对手又是如此强悍的人,这本身又能调动起她所有的情感和潜力来应对这场挑战。于是他疯狂地爱上了里尔克。
  里尔克,这个几乎影响了中国诗歌半个世纪的年轻人是一个缺乏关爱的孩子,他一生都在寻求安全感以及人生的意义。他同尼采一样,首先向莎乐美表示了爱意,但他当时的身份与尼采不同,莎乐美完全有理由不理会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只有往后的交往才增强了她的爱意,里尔克愈是清高和自负她对他的爱情愈是浓烈和长久。
    永远不可忽视肉体的力量,在获得愉悦与存在感的同时加强了依恋。里尔克与莎乐美的同居时光成功验证了这一真理。然而他终究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得到的愈多害怕失去的恐惧就愈多;她终究是一个始终在“男性抗议”的女子,付出的愈多力不从心的感觉就愈多。于是他将强烈的失落不安全感付诸于存在主义诗歌,于是她寻求新的被征服者目标。
  无法判断莎乐美是否成就了这些天才,因为就天才本身而言经历和体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体验中得到的结论和他最终的态度。上帝“造心”的意图本身就是注定悲观的命定,当发现解除悲观枷锁的力量时自然会奋勇向前,只不过这解除的力量、所谓的曙光是他们自己一厢情愿的创造。他们禁锢受制于自己潜抑的欲望,与是将它化身与具体的人,莎乐美不过是外化的象征,他们寻找到她试图用得到她爱的方式平息痛苦。然而心病怎能用外药医呢?于是无法判断也便有了依据:谁说不是天才们对世界的诠释成就了他们?
  只是当莎乐美遇到另外一个男人,她发现自己终于得到了满足。因为这是一个复杂深刻得可以接受一切挑战的男人,他庞大的思想体系又提供了太多可以挑战的地方。只是他的人格太富深沉波澜不惊。他自然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4: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天才是懂得隐于人世的人!懂得避开锋芒,遵循天道,自然的发展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