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浪微博中无意间看到关于医巫闾山的微博,图片里熟悉而又美丽的风景,巍峨高耸的山峰,不由得忆起那些年,我们一起攀岩过的地方。
那年我们十七岁,刚步入高中的我们,略显得青涩而又纯真,学校里组织高一新生去闾山郊游,每个同学都兴致勃勃,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带上相机,背着行囊,就这样我们出发了!
一路欢声笑语,路程很短,很快就到了医巫闾山大门,山门像展翅的雄鹰欢迎着八方来客。山门之上刻着乾隆皇帝亲笔御书“医巫闾山”四个大字。由此我们开始登山。

我们经过“从善如登”石和“观艺亭”,直奔“望海寺”。要登“望海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首先必须通过一段狭窄的山路。这山径狭窄,石阶陡升,远看就像天梯高悬,如同一条白色巨蟒悬挂在山峰上。老师和同学们排成一排,你扶我,我帮你,终于通过了这条危险的山路,来到了“望海寺”,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从上往下望,一切都变小了,汽车像小甲虫,远看田地像棋盘格,山脚下一幢幢房子,像沙盘上的模型,真是有趣!
医巫闾山不仅风景迷人,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使游人流连望返,获得不少启迪。
走出“望海寺”,来到“读书堂”。那里有许多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字被刻在墙上,字写的漂亮,内容更是激励人进取,使我受益匪浅。元朝著名丞相耶律楚才,曾经在这里读过书,这更激起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穿过“读书堂”,我们来到了“蜡像馆”,那里有清朝历代皇帝和皇后的蜡像。我们一边走,一边观光,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索道,我们坐着缆车来到“玉泉寺”,“玉泉山”上刻着关公和达摩的画像。“玉泉池”里的水碧绿清澈,给医巫闾山带来了灵气、生机,带来了“天下秀”的美称。
如今的我们天涯海角各奔一方,不知何时我们还可以再重聚医巫闾山,去寻找青春时曾留下过的脚印,想念,那些年我们曾攀岩过的医巫闾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