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美女
查看: 1420|回复: 0

中国教育的九大重负 之一 ~ 国人生存命运的寄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1 1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窗难为听,不听亦风雨。

  从今日起,听雨博客将推出原创长文《中国教育的九大重负》。

  忧教育之患,寻教育之路。愿与广大网友共讨论。

  中国教育的九大重负

  一、中国人生存竞争,改变命运赖以寄托的重负

  二、教育改革前后矛盾,自相冲撞造成的重负

  三、道德迷失与道德说教的重负

  四、面对在“娇宠”中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的重负

  五、学生安全责任的重负

  六、替政府背负了财政经费不足的重负

  七、旧的教育行政组织领导制度形成的重负

  八、教师职业人格迷失而形成的重负

  九、僵化的行政领导管理方式造成的重负

  --------------------------------------------------------------------------------

  (原创)中国教育的九大重负

  近些年来,中国的教育看似风风火火,实则步履蹒跚,看似年年有改革,岁岁有新意,实则原地踏步,甚至某些方面还在退步。从现象看,教育收费剧增了,校园里大楼增多了,现代化的设施添置了,教师的文凭、职称层次也提高了,但现象的背后,有没有令人感服的真正的教育大厦的耸起?教育的思想精神有没有凸现出现代化的光芒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文不准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仅看一点现象,看看今天大中小学生们的人生行为态度就对此很清楚了。比如说厌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的学生100%的都厌学;再说弃学,中小学生隐性弃学率保守了说至少在30%以上。一种教育,使学生普遍的厌弃学习,还是成功的教育吗?至于学生的人格精神培养,不去生活中看,仅看我们惯于报喜不报忧的媒体一个方面的报道就足够惊骇人胆了。我们常见这样的报道:学生间恶斗残杀,孩子杀死自己的家长……,人最基本的人性哪去了?我们的人的文明教育哪去了?

  中国教育的不振,原因尽管很多,但疏理一下,可以归结到一点上:它背负了太多本不应该属于它自身使命的重负,在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离真正的教育已经很远了。分析一下,教育的这些重负至少有九种。

  一、中国人生存竞争,改变命运赖以寄托的重负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当今中国很流行,与其说是因其有哲理,倒不如说是因其是现实生活经验之谈。就此可以把这句话变成更实际的中国特色的说法:“上学改变饭碗”—无饭碗或农村的土饭碗变成城市生活的铁饭碗,铁饭碗变成权势地位的金饭碗。

  正因为是关系到生存饭碗的人生切身命运问题,所以今天的上学读书对于无数的学子们来说,真是一件很显悲壮的事情,是一场人生的漫长的拼杀,看了总让人产生古壮士争战沙场的那种悲壮感。中央电视台2006年播了一个大型节目:圆梦行动,每每看了那些因贫困发愤读书,高分被大学录取却仍因贫困而决意弃学的孩子,真是裂人肝胆、催人泪下。

  中国其实是一个等级制仍十分严重的国家,这是由国家的户籍、劳动制度所严格规定出来的,虽极不合理,但极合行。城市人,农村人,无工作的无业者,有工作的职业公民,普通工作者,有职权的上等次的工作者……;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人生的生活境遇也全然不同。上成了学(通常是大学毕业,现在学历层次正逐年拔高)就可以从农村的贫穷泥窝拔出脚,走进富裕优越的城市,而城市的孩子们就此便与“无业人员”告别,成为衣食无忧的职业公民;有了这个人生的基本地位,日后更会步步攀升。这里的关键点就是上学,上学读书的成败几乎就决定了中国一般老百姓家庭子女一生的社会地位,人生优劣。

  这是现在绝大多数学生痛苦读书和家长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的第一甚至是唯一原因。中国一般人的家庭支出,用在孩子上学上的恐怕要占到第一位。父母不吃不喝、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目的就是为了像投资赢利一样取得回报,不过这是一种人生的投资与回报,所以才有了“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的现象。

  就此,教育也就变成了中国人谋求饭碗的手段或叫工具,教育本身的目的反而丢失了。中国教育自古就有被当作“敲门砖”的传统,并被官制化为“科举制”;所谓,学而优者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但那时读书只是关涉官场的事,与官无望的大多数百姓是不被卷进读书求官的风潮的。而今天就大不相同了,教育的“敲门砖”作用从官场延展到了全社会,从求官普推到了求生存,人人都要拿这块砖,去敲开自己未来人生幸福的大门。

  中国人太多了,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就约有三四亿;大门以外太不幸福了,没工作就等于没饭吃;幸福的大门又是越来越难敲开了,今天的专科等于白念,本科生也开始混迹到民工中去打工。竞争日益白热化,学校式的残酷考试训练学习已从小学提前到了幼儿园,三四岁的孩子就要老老实实坐在课桌后听课、写作业、考试,起跑线上就要见输赢。面对如此形势,教育又只会开一道门:一张试卷定输赢,几亿学生及他们的家长都挤在这一道门外争幸福。结果呢?教育真就是不堪重负了,累得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就像一把旧扫帚,扫尘土也费劲,还要用它扫沙石,它能承受吗?用一句时髦话说,叫“不能承受之重”。

  教育的根本目的及核心任务是普度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引领人类的文明,传授科学知识也自然在其中了。求职业,求生存,当官发财,那是社会的事情。不能让教育荒了自己的地,去替社会负担种田的任务。专门的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那是另一系统的教育,而且职业教育也要首先有职业人格教育。当然,人的学识丰富了,精神博大了,自会变得人生有力量,社会活动能量大增,人的名望、地位也往往会随之提高。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教育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的引好水、育好瓜。不能弃了引水育瓜,替人们直接去“争渠夺瓜”,甚至自己也加入到争夺的阵营里去。

  可惜,所不能的,正是现在教育全力以赴所做的事情,而自己的本分早已不知丢弃多久。因此,今天的教育出问题,培养不出有教养有学识的学生,也就很好理解了。不要说精神人格了,就连围绕考试所要学习的知识也是日见肤浅,读书既然是敲门砖,门能开,砖就没了作用,读书既然是投资赢利行为,能赢利,投资过程也就可有可无,今天假考试、假论文、假文凭畅行不绝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这是中国教育第一大重负。

  二、教育改革前后矛盾,自相冲撞造成的重负

  中国的改革这些年进展最慢,成效最差,问题最多的领域里,教育应算一个重点吧。教育改革,方向定了不少,口号喊了不少,措施也实施了不少,但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教育收费的数十倍猛涨和大学生的贬值,其它的没什么变化。九年义务教育这两年实行两免一补,减轻了一点子女读书家庭的经济负担,但中小学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这点经济的投入上,中小学的收费基本对今天中国家庭供孩子读书够不出经济压力;真正因贫困辍学的一般在高中,尤其大学。中国的教育改革这些年并没有在根本问题上有所作为,而只是在枝节问题上改来改去。结果不但没有带来中国教育实质性的发展变化,反而造成改革措施之间前后矛盾,互相打架,致使教育常常出现一些混乱,自己给自己加重了又一重负担。

  这些年改革的最大矛盾该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应试教育把中国教育引进了死胡同,不改不行了,便想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曾在几年间搞得沸沸扬扬,热火朝天。全国所有的政府教育部门、所有的教育官员、所有的学校和校长们、没有不风风潮潮谈素质教育的。全国上下的教育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热度、势头赶得上高考,超过了这些年任何的教育改革。真的也好假的也罢,各地的素质教育举措,五花八门,纷纷出台。有给学生少留不留作业的,有缩短学生在校时间晚上课早放学的,有的在校内少考试甚至不考试的,有少开文化课程,甚至把上课改成和孩子一起玩的,有不做任何辅导资料的……这些局部的举措在地区间学校间被作为先进经验,我学你,你仿我,折腾来,折腾去,搞得不亦乐乎。至于富有传统性的贯彻某项政策的一致做法:下文件、宣传动员、开大会、成立组织机构等那更是闹闹轰轰,一片喧腾。其实,是实干还是虚晃一招心里有数,你方唱罢我登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这来来去去,只重现象,不及根本的一风潮,一折腾,正常的教育秩序能稳得住吗?因为,有一个东西稳如泰山不可改变,永远冰冷地高耸在一切教育的眼面,那就是考试升学,无论谁再折腾,每年的高考都一日日逼近,在六月初的那三个黑色的日子等着你,谁能绕过这道铁铸的关?饶不过你就得老老实实的老师埋下头来教教教,学生沉下心来学学学,就得保证这教与学的“车在轨上”的铁的教学秩序,别的无法选择。

  如果说五花八门的局部改革举措是“过山车”式的自我折腾,折腾时人们心里还是基本有数,同时折腾一阵就过去了。而有一种改革的举措就不是局部的,不是形式上的折腾,而是深入到教育的具体行为——教学中,把整个学校教学行为搞得无所适从。这就是教材的改革。现行的中国教育,教材、教学、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考试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动力起点,也是动力的终点,或者叫做中国教育的激活点,或者叫兴奋点。没了考试就没了现行的教育,这是一种“考试机制”的教育,所以人们称其为“应试教育”。即如此,我们说这种教育出问题了,要改,那么首先就要在“考试”上改,怎么改合理我们先不讨论。起码在逻辑上是顺理成章的,然后,教材、教学和它合上节拍。而这几年的改革,恰恰相反,教材一味赶素质教育的风潮,一改再改。内容改得确实轻松了,活泛了,但考试在实质上却越来越艰难。不难就失去了“把守人生关口”的意义。结果是,学校老师不知怎么教书了,按教材教,就无法考试,就等于放弃了考试自行其事,自走绝路。按考试教,教材就变得松散,空泛,把握不到考试的实在东西,就等于教材不能用。这样的改革搞得学校老师无所适从。所以老师学生就只好去寻找第二教材——学习辅导资料。尽管这些年配合素质教育改革,配合治理乱收费,年年大肆清剿教辅资料市场,但教辅市场却愈加热火。教辅市场其实正是教育改革扭曲所生出的怪胎。好像教育内部搞教材改革的和搞考试改革的是两伙人,互不来往,各行其是,你走你的路,我行我的道,完全的两层皮。可教育是一个整体,你南辕北辙,你闹矛盾,下边的教学怎么搞?

  教育改革自相矛盾,瞎折腾的事还很多。比如,为了抓教育质量,今天搞名校建重点,明天又讲教育公平,压名校、撤重点。今天搞优惠政策学校,希望工程学校,寄宿制学校,盖新房、建大楼、购设备,明天又搞合理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撤的撤,合的合,丢下花大把大把资金建起的新学校没人管,任它荒弃掉。今天讲教育产业化,学校后勤社会化,迅猛提高教育收费、推行社会力量办学。明天又教育事业公益化,治理乱收费、抑止私校发展。

  中国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一是一直没有一种全局性大智慧的理性而成熟的教育理论,即没有系统而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改革;二是没有从整个教育体制的层面抓住根本性的问题设置并推进改革。中国这几年的教育改革像刮风,今天来股西北风,明天就变成了东南风,甚至同时就东南西北乱搅着风。这种“风”式的改革,给教育带来了“混乱”,成为自己给自己造负担。中国这些年的教育就是在这种折腾来折腾去的扰乱中,却又死死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